轉貼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klee-1/article?mid=23&prev=25&l=a&fid=1)

 

[資料1]

50hz,這是我們常用的最低頻段,這個頻段就是你在的廳外聽到的強勁的地鼓聲的最重要的頻段,也是能夠讓人為之起舞的頻點。通過對它適當的提升,你將得到令人振奮的地鼓聲音。但是,一定要將人聲裡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聲音都切掉,因為那一定是噴麥的聲音。

70~100hz,這是我們獲得渾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頻點,同時,也是需要將人聲切除的頻點。記住,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頻點,否則地鼓會被掩沒掉的。

200~400hz,這個頻段有如下幾個主要用途,首先是軍鼓的木質感聲音頻段;其次,這是消除人聲髒的感覺的頻段;第三,對於吉它,提升這個頻段將會使聲音變的溫暖;第四、對於察和PERCUSSION,衰減這個頻段可以增加他們的清脆感。其中,在250hz這個頻點,對地鼓作適當的增益,可以使地鼓聽起來不那麼沉重,很多清流行音樂中這樣使用。

400~800hz,調整這個頻段,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BASS,並且可以使通鼓變得更加溫暖。另外,通過增益或衰減這個頻段內的某些頻點,可以調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。

800~1khz,這個頻段可以用來調整人聲的「結實」程度,或者用於增強地鼓的敲擊感,比較適用與舞曲的地鼓。

1k~3khz,這個頻段是一個「堅硬」的頻段。其中,1.5k~2.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「鋒利」的感覺;在2~3k略作衰減,將會使人聲變得更加平滑、流暢,否則,有些人的聲音聽起來唱歌象打架,你可以利用這樣的處理來平息演唱者的怒氣!反過來,在這個頻段進行提升也會增加人聲或者鋼琴的鋒利程度。呵呵。總的來說,這個頻段通常被成為噪聲頻段,太多的話,會使整個音樂亂成一團,但在某種樂器上適當的使用,會使這種樂器脫穎而出。

3k~6khz,聲音在3k的時候,還是堅硬的,那麼,不用我說,大家也知道該作什麼了吧。至於6k,提升這個頻點可以提升人聲的清晰度,或者讓吉它的聲音更華麗。

6k~10khz,這個頻段可以增加聲音的「甜美」感覺。並且增加聲音的空氣感,呼吸感。並可增加吉它的清脆聲音(但要注意,一定不要過量使用)。PERCUSSION、軍鼓和大察都可以在這個頻段裡得到聲音的美化。並且,絃樂和某些的合成器綜合音色,可以在這個頻段得到聲音的「刀刃」的感覺(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樣的聲音)。

10k~16khz,提升這個頻段會使人聲更加華麗,並且能夠提升大察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個部分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,你一定要首先確認這個頻段內是有聲音存在的,否則的話,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聲。呵呵。

[資料2]

1.底鼓(Kick Drum):底鼓是一首歌曲裡最重要的部分之一,因為它推動著節奏向前進行。這裡我們討論如何處理常見的三種底鼓:
第一種我稱之為「80年代蓬頭底鼓」,你一定熟悉的:強而有力、富含中頻、含有重擊的"砰"聲,想得到這種比較懷舊的底鼓聲音,可以先過濾掉60Hz以下的頻率,然後根據情況在78-84Hz提升3到6dB(Q值大約為1),使之聽起來像是敲在你的胸膛上。接下來在1.5-2.5kHz提升大約6dB來增加"砰"聲(Q值在1.5-2.5比較適合),最後在120Hz降大約4dB(Q值1.0)。參數可以反覆調節直至聽起來像"White Lion"的作品。
第二種是當今最流行的"Bonham"搖滾底鼓,我通常在120-240Hz提升4dB或更多來得到這種聲音,還需要過濾掉1.5kHz以上的所有頻率,有時候可能需要在80Hz略降低1-2dB、在60略提升2-3dB。
還有一種現在常用的底鼓:比較空、有摩擦聲,想得到這種聲音,你可以過濾掉100Hz以下的所有聲音,在125Hz提升大約3dB,在250-350Hz提升大約4dB。然後過濾掉2kHz以上的所有頻率。

2.軍鼓:目前有兩種使用最廣泛的軍鼓類型:一種緊湊、有力,另一種鬆散、比較長(通常用於ballads風格的歌曲)
首先,任何軍鼓都不需要150Hz以下的聲音,所以把它們過濾掉。軍鼓的中心頻率通常在1kHz附近數百Hz的頻段內,所以在這一頻段提升3-6dB通常會非常有益。
對於緊湊型軍鼓,你可以嘗試分別提升中高頻(5kHz附近)、部分高頻(8-9kHz),提升量可以從3dB開始逐漸上升,左右變化一下提升的頻點直到得到理想的效果。過濾掉250Hz以下、11kHz以上的頻率會使這種軍鼓聽起來很舒服。
對於鬆散型軍鼓,需要在低端(250Hz附近)進行一些提升,我通常提升6dB。高頻不用象緊湊型軍鼓那樣大幅提升,但在7kHz附近略作提升通常會有益處,再往上的頻段可以過濾掉。關鍵是中頻,先把提升的頻點在800Hz-2kHz之間移動,找到那個能引起共鳴的頻點,然後調整一下提升的幅度和Q值。對於這種軍鼓,往往需要加上啟動時間(attack time)較長的壓縮、較重的混響來與之配合。

3.鈸(cymbal):對於這些富含高頻的鼓件,可以降低4kHz以下的頻率,根據情況提升高頻區(10-14kHz)大約3dB。

4.沙錘(shaker), 手鈴(tambourine), 手鼓(conga)、拍手(hand clap)等:沙錘(shaker)和手鈴(tambourine)很相似,要明亮並且貫穿高頻區,對於沙錘,我通常過濾掉2kHz以下的所有頻率,略提升高頻,比如在9kHz提升6dB;手鈴要略帶叮噹聲,所以我過濾掉800Hz以下的頻率,在1.5或2kHz提升4dB,在7kHz略作提升。
對於手鼓(conga),我通常用掃頻的辦法找到那個引起共鳴的頻點,根據情況略作提升或降低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提升過多,尤其是共鳴頻點較低的時候,可能與鼓和貝斯形成干擾。為了突出conga的衝擊效果,我通常在中頻(5kHz附近)略作提升,比如提升6dB。
對於拍手聲,可以通過提升中低頻使之厚實,通常在250Hz提升2dB(Q值1.5)。同樣為了加強衝擊力,可以提升中頻(在1.5kHz附近提升約4dB)和高頻(在8kHz附近提升2-3dB)。

5.鋼琴:如果鋼琴是主要樂器,只與人聲或少量陪襯樂器構成音樂,這時可不必做太多調整,如果沒有貝斯,我通常會略微提升低頻(140Hz附近),另外可以在高頻區(8.5kHz附近)略作提升,比如3dB。
如果鋼琴與其他7-8種樂器一起構成非常豐滿的音樂,則需要對鋼琴做一些衰減的均衡處理。由於鋼琴的彈奏多集中在中音區,因此你可能需要在中頻區(3或4kHz)略作衰減使之聽起來不那麼"honky"。過濾掉140Hz以下的頻率,因為這段頻率毫無疑問會與底鼓和貝斯形成干擾。在8kHz附近略作提升可以使高音鍵聽起來更明亮。另外盡量使中頻到高頻的過渡自然些。

6.電貝斯:電貝斯的種類很多,處理的方法也不一樣。我最喜歡的是這種貝斯:豐滿、厚重、每個音符都很突出。對於這種貝斯我通常這樣處理:過濾掉100Hz以下的所有頻段,降低520Hz以上的頻段,在260Hz提升6dB使音調變得豐滿,在730Hz提升3dB來增加撥弦的噪聲,然後再配合適當的壓限效果器,就可以產生這種適用於多種音樂風格的貝斯聲音了。
對於擊弦貝斯(slaps and punches),處理方法大體同上,但有兩處不太一樣:不必從520Hz就開始降低高頻,在中頻(2kHz附近)提升4-6dB突出slap聲;低頻過濾點可以設在50Hz,以便保持足夠的隆隆聲。

7.電吉他:與鋼琴一樣需要根據整個作品的配器來決定處理方法。如果只有一軌電吉他外加鼓與貝斯,可以讓電吉他聽起來響亮;如果有好幾軌電吉他,另外還有鋼琴、電鋼琴、打擊等樂器,就必須讓電吉他在頻譜中佔據合理的位置,從而融入到音樂中。
對於第一種情況,只要不與貝斯發生衝突,可以盡可能的響亮,我處理那種只有一個吉他手的小型搖滾樂隊時,會盡可能提升電吉他的低頻,通常會在160Hz提升3dB以上,同時注意與貝斯相融合。另外根據電吉他的聲音特點可以在700-800Hz稍作提升。有時需要突出中頻,可以在3kHz附近提升。如果想要得到那種壓碎般的聲音(crunchier),可以在高頻區(7kHz)提升6dB左右。同樣,把不需要的低頻和高頻過濾掉——這是一個好習慣,但要仔細聽,以免過濾掉有用的泛音和諧音。
對於第二種大型樂隊的情況,假設還有另外兩把電吉他。首先過濾掉200Hz以下和9kHz以上的頻率,重點是中頻,可以先通過掃頻來判斷哪些頻段需要提升、哪些頻段需要衰減。我發現提升4kHz、衰減6kHz通常能取得好的效果,但有時卻正好相反,主要取決於作品的整體要求。對於有多把電吉他同時演奏的情況,要確保其聲音略有不同,否則聽上去會非常刺耳。

8.木吉他與絃樂:對於不同的混音作品,木吉他的均衡處理會有極大的不同。
圖六(抱歉在原文裡沒有找到圖例)示範了一個與鼓、貝斯、鋼琴、電吉他、打擊樂以及大量人聲一起演奏的木吉他均衡處理。我過濾掉了90Hz以下的所有頻率,在360Hz作了少許提升。在中頻、高頻作了相當大的提升:在2kHz提升了10dB,在7.1kHz提升了9dB,這樣處理後木吉他聽起來的確比其他樂器都要明亮了。
來看圖七,這首作品裡除了木吉他外只有人聲、少量打擊樂器。為了使木吉他聽起來更飽滿,我把低頻過濾點降低到了43Hz,在166Hz提升了3.4dB。中頻提升點放到了3.1kHz,只提升了7dB,用更平滑的均衡曲線在高頻區(7.1以上)提升了9dB。
絃樂的均衡處理與木吉他非常類似,在樂器很多的音樂裡,我通常會過濾掉大部分低頻,然後在中高頻(7kHz)提升大約4dB,最後也許會在高頻區(10kHz)用坡形曲線做提升來增加一些空氣感。

9.銅管和木管樂器:通常中頻比較突出,處理好中頻非常重要。對於象小號這樣的樂器,低頻過濾點可以設在200Hz甚至更高,在對中頻進行處理時要注意避免混濁。
對於那些低音突出的銅管樂器來說,情況正好相反,需要過濾掉高頻部分,比如過濾掉9kHz以上,通常要提升中低頻,比如1.5kHz附近。對於大號,記住一定要過濾掉40Hz以下的頻段,以免引起某些音箱發出低頻噪音。
大多數木管樂器需要突出氣流聲,通常可以通過提升9kHz以上的頻段來達到這一目的。巴頌管可以演奏非常低的音符,所以不要過濾掉它的低頻。但對大多數木管樂器來說,過濾掉低頻是有益的。

10.主唱:往往需要在音樂裡處於顯著、靠前的位置,通常可以通過提升中頻來實現。主唱是音樂最關鍵的部分,要求能聽清每一個字又不讓人感到煩擾。對於不同特點的人聲,處理方法各不相同,需要通過多聽來判斷。
有一點必須要注意,男聲和女聲的處理方法有很大的不同,我前一陣剛完成一首男女聲二重唱歌曲,男歌手和女歌手在同一個錄音棚錄音,用的都是U67話筒,但聲音的差別讓我大吃一驚。
我對他們分別進行了均衡處理,見圖8(抱歉在原文裡沒有找到圖例)。男聲我用坡形均衡曲線在高頻區提升了1dB,女聲我在8.8kHz衰減了3dB。由於男歌手那天感冒了,鼻音較重,所以我在5.1kHz衰減了5dB,在7.5kHz提升了2dB。女聲的低頻區我分別在733Hz和283Hz提升了4dB,目的是用女聲低頻來補充男聲。有趣的是我對男聲和女聲都在2.5kHz作了提升,可見提升中頻對於人聲來說有多重要。

11.背景人聲:有兩種類型的背景人聲,一種是標準的高八度合唱,我通常使用與主唱相同的均衡設置;另一種是有3-4個不同聲部的背景和聲,聲像範圍跨越整個聲場,這時我會使用不同的均衡設置,要讓他們聽起來富有空間感並且超凡脫俗:對於高聲部和聲,我通常過濾掉400Hz以下的頻率,對於低聲部和聲,過濾掉100Hz以下的頻率,在不喪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中頻(1-4kHz)。在中高頻和高頻我做了較大提升,直到聽前來猶如天使發出的聲音。

12.念白:對於那種不許要與音樂相融合的念白,可以讓聲音盡量厚重,盡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頻。如果想讓宣講者的聲音聽起來猶如上帝般宏亮,可以根據情況提升60Hz及120Hz。然後提升7kHz附近的高頻。有時需要降低一點中頻,但要注意不要喪失聲音的清晰度。

[資料3]

小提琴 200Hz~40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1~2KHz是撥弦聲頻帶;6~10KHz是音色明亮度。
中提琴 150Hz~300Hz影響音色的力度;3~6KHz影響音色表現力。
大提琴 100Hz~25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3KHz是影響音色音色明亮度。
貝斯提琴 50Hz~15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1~2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。
長笛 250Hz~1K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5~6KHz影響的音色明亮度。
黑管 150Hz~60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3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。
雙簧管 300Hz~1K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5~6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;1~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華麗。
大管 100Hz~200Hz音色豐滿、深沉感強;2~5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。
小號 150Hz~25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5~7.5KHz是明亮清脆感頻帶。
圓號 60Hz~600Hz提升會使音色和諧自然;強吹音色光輝,1~2KHz明顯增強。
長號 100Hz~240Hz提升音色的豐滿度;500Hz~2KHz提升使音色變輝煌。
大號 30Hz~200Hz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100Hz~500Hz提升使音色深沉、厚實。
鋼琴 27.5~4.86KHz是音域頻段。音色隨頻率增加而變的單薄;20Hz~50Hz是共振峰頻率。
豎琴 32.7Hz~3.136KHz是音域頻率。小力度撥彈音色柔和;大力度撥彈音色豐滿。薩克斯管 600Hz~2KHz影響明亮度;提升此頻率可使音色華彩清透。
薩克斯管bB 100Hz~300Hz是影響音色的淳厚感,提升此頻段可使音色的始振特性更加細膩,增強音色的表現力。
吉它 100Hz~300Hz提升增加音色的豐滿度;2~5KHz提升增強音色的表現力。
低音吉它 60Hz~100Hz低音豐滿;60Hz~1KHz影響音色的力度;2.5KHz是撥弦聲頻。
電吉它 240Hz是豐滿度頻率;2.5KHz是明亮度頻率3~4KHz撥彈樂器的性格表現的更充分。
電貝司 80Hz~240Hz是豐滿度頻率;600Hz~1KHz影響音色的力度;2.5KHz是撥弦聲頻。
手鼓 200Hz~240Hz共鳴聲頻;5KHz影響臨場感。
小軍鼓(響弦鼓) 240Hz影響飽滿度;2KHz影響力度(響度);5KHz是響弦音頻(泛音區)
通通鼓 360Hz影響豐滿度;8KHz為硬度頻率;泛音可達10~15KHz
低音鼓 60Hz~100Hz為低音力度頻率;2.5KHz是敲擊聲頻率;8KHz是鼓皮泛音聲頻。
地鼓(大鼓) 60Hz~150Hz是力度音頻,影響音色的豐滿度;5~6KHz是泛音聲頻。
镲 250Hz強勁、堅韌、銳利;7.5~10KHz音色尖利;1.2~15KHz镲邊泛音「金光四濺」。
歌聲(男) 150Hz~600Hz影響歌聲力度,提升此頻段可以使歌聲共鳴感強,增強力度。
歌聲(女) 1.6~3.6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,提升此段頻率可以使音色鮮明通透。
語音 800Hz是「危險」頻率,過於提升會使音色發「硬」、發「楞」
沙啞聲 提升64Hz~261Hz會使音色得到改善。
喉音重 衰減600Hz~800Hz會使音色得到改善
鼻音重 衰減60Hz~260Hz,提升1~2.4KHz可以改善音色。
齒音重 6KHz過高會產生嚴重齒音。
咳音重 4KHz過高會產生咳音嚴重現象(電台頻率偏離時的音色)

[BASS]

一般在BASS進入SOLO時必須切去部分低頻(150Hz以下),因為
BASS做SOLO時音量通常要推上一點,BASS的低頻也隨之突出來,易造成
BASS的SOLO音色沒有動感而混濁,BASS在非SOLO時低頻則應適當加強才能 充當「基底」作用。

要注意的是,低音樂器一般其泛音較大(諧波豐滿),如果BASS的專用設備
不是很好,很容易造成聽覺誤差。舉個例子,如果當時BASS的泛音度為
164.8Hz,但聽的人可能會「聽見」比E音(即164.8Hz)低2個8度的音(41.2 Hz)。

加強1-2kHz頻段可以得到明顯的觸弦聲和人工泛音,但在SOLO時這就顯得很
難聽,此時應在調音台上做些小小的調整,以加強BASS的清晰度。如果有均
衡器當然好,但別對它依賴過多,因為很容易造成低頻過載而失真,而且有
時很難察覺,如果監聽系統也不是非常靈敏,那麻煩就大了!錄BASS往往很
依賴經驗:選擇哪一個頻段作為BASS的骨幹頻率,對BASS的整體音色效果有
最直接影響。應先判斷出最佳音區,在均衡器上推上這一頻段,其它則先拉 下,然後再逐一慢慢推上做補償。

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,那就是:大鼓(Bass Drum)與BASS的關係!如何能處理
好它們的關係是衡量錄音師和製作人的起碼條件,也是難度較大的活兒.BASS
的音頭要能「粘」住大鼓的音頭,但又不能把大鼓音頭徹底掩蓋掉.BASS的主
頻段應稍微避開一點大鼓的頻段,(可以通過改變音量、相位等手段實現),否則他們的諧波交叉會引起失真,甚至低頻嘯叫。

有必要的時候,適當加點壓縮(一般做5dB左右的GAIN衰減).增益衰減(Gain-
Reduction)可以用衰減率(RATIO)和閥值(Threshold)做初調.釋放時(Relea-
seTime)調到中等(約0.5-1秒)就足矣。如果有壓縮器更好,它能將BASS的峰
值控制在一個範圍內,從而有效抑制反饋或過多的頻寬,但最主要的是它能夠令BASS的音色更有力而清晰。


很多時候在一隊樂隊中的電貝司手,他往往都不瞭解近音場的效果,而在他的電貝司音箱上,有一個均衡旋鈕就是寫著貝司(Bass) ,正是這樂手的稱號。電貝司手通常會站在離開電貝司音箱不遠的地方做演奏,如果他站在近音場時,有時會覺得低音不足,就會把這Bass的均衡旋鈕盡量調大,但聽眾在他們的位置就會聽得到很強烈的低音,很多時候造成不好的效果。這些強烈的低音也會跑進歌手的話筒,如果調音師因為覺得歌手的聲音不足夠時,就會把歌手這一路的聲音提高,但也同時把電貝司的低音量也提高了,調音就遇上了困難。電貝司的最低E弦是41Hz,但因為拾音器是放在弦的末段,所以41hz第一個諧音82Hz才是主要的電貝司低頻率,82Hz的波長是 4.2米(344m/s 除以82/s=4.195m),所以差不多要離開電貝司音箱 10米左右才是這82Hz的遠音場,而因為電貝司手不會站到離開他的音箱這麼遠的距離時,他聽到的聲音只是近音場,而不是聽眾所聽得到的聲音。所以我們當說到揚聲器的遠近音場時,最主要是注意到頻率及它的波長,而不是單純看離開音箱多遠就是等於遠或近音場,最主要就是記得我們當欣賞音樂時,是要在遠音場的位置,而不是在近音場的位置。

[吉他]
1.低頻:這裡不可調。

2.中低:注意兩個點325Hz左右,,,,,,非失真類音色的時候,增加或減少會決定音色的溫暖程度,自己體會

    700Hz左右,,,,,,厚度,想得到較為纖細的音色,減少

    另外,注意650Hz,,,,,,,, 增加會使6弦上的重金屬的右手悶音明顯

    850Hz,,,,,,,,增加會使5弦上的重金屬的右手悶音明顯

3.中高:1000Hz.2000Hz.3000Hz都值得注意。簡單點說,solo,riff增加,節奏減少。

    另外,6000-8000Hz是重要區域,明亮清晰的solo關鍵就在這裡。

4.高頻:不可調,在高音區solo和泛音較多的段落可以增加,一般不減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☆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